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通识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含义

通识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在中国不是一个新概念,却因为施行的效果不甚理想,仍然停留在新事物的位置上。通识教育的渊源、流变、背景、定义、理解等都很复杂,目前我国教育界通常提到的通识教育一般是以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为蓝本的,其英文名称是general education,意思就是不分专业,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

什么是通识教育?有哪些优缺点?

在目前实行通识教育的高校中,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我国在“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

通识教育的优点

通识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其中,有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等知识的传授,有个性品质的训练,有公民意识的陶冶;有有效思考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适当判断的能力等能力的提升,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增强,有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丰富等。倘若一所大学只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不能培养出掌握完整知识、具备较深见识的人,那么大学就降为造就营造手工匠的作坊了。

中国现代通识教育,致力贯彻博专结合、文理兼修,道德人格、知识智力、实践能力平衡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造就人才,致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多识博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现代精神、国际精神,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人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采取了这种大学一年级或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大类培养”模式。通过前面1—2年通识课程的学习,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有效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认识学科、专业的机会。高校就是要实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尽量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权利。

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的培养目标要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社会理想、学生理想相匹配。高等教育应该努力保持非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当前,我国高校在通识教育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理念层面不清晰或不坚定,制度设计层面不完善,组织层面不通畅,执行层面不到位,结果不给力等问题情况,影响了通识教育实际推进的效果。

1.理念层面不清晰或不坚定

中国的通识教育在多数高校,通选课的特点是只对学生提出在若干最基本的学科领域的学分要求,至于选什么课,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决定,目的在于“涉猎”、“拓宽知识面”。其隐含的理念是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着重于了解而非作为核心课程学习。

同时,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专业教育较之通识教育具有强大的势力。教师和学校的声望都来自专业,学生求学的动机也为职业做准备。通识教育课程常被许多人视为广博空疏,不切实际而受到贬低。

此外,人类面临的知识太浩瀚了,而且知识更新、增长太快了,呈现爆炸式更新、增长。区区四年的时间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知识的宽度”问题。“方法论的教育大于知识的传授”应该成为通识教育实施的共识、常识。通识教育更多的应是注重培养一个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世界思维等方面的素质,它绝不是一个知识点、知识面的传授,而应是方法论的传授,是价值取向、思维模式、批判精神的传授。

2.制度设计层面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们大学基本上实行的是“专业决定课程”,即使加强了通识教育也难以改变“课程隶属于专业”的这一尴尬境况。由此,开设课程方面,许多学校对课程缺乏科学的有效的“顶层设计”,迁就学校现有条件进行拼凑,以致这类课程总体上显得纷乱无章,像个“大杂烩”。在一些学校,往往是课少的老师、年轻的老师、新来的老师去讲通识课程,“凑个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就行。所以虽然开设了不少通识素质课程,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教育目标。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在于“核心课程制度”的设计与推行。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用一学年的时间学习六类基础课程。

还有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们学习条件很好,但对很多古书、人文社科类经典名著读不进去,觉得比较陌生、提不起兴趣。我国一些著名大学都不理想,普通院校便更等而下之了。在“经典阅读与鉴赏”这一方面,我国高校学生与国外一些大学的学生很有差距。在贯通中西、古今、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怎么调配,显然需要通盘的考虑。

3.组织层面不通畅、执行层面不到位。

通识教育的推行要求大学在全校范围内重新整合与配置资源。而现行的大学院系设置是分裂的。院系制度既是一级行政机构,也是将某一类学科、专业连接起来的机构,故存在着学科壁垒。有些学校实施了改革,建立了校级层面的通识教育中心之类的机构,来统筹安排通识教育,协调安排院系的教学资源。但在实施过程中,通识教育中心无权无势、不好统筹协调的尴尬并非个别现象。这种状况迫切需要改变。

4.师资是个大问题,“水课”大量存在。

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复旦大学副教授吴新文指出:目前很多大学都在搞通识教育,开出了一些新课,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但总体而言,形势不容乐观。绝大多数通识教育模式,还停留在平面的、单向度的和机械的通识教育阶段。平面的,指通识教育方案主要局限于导论类和原典类课程,它们以知识类,理论类课程为主,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得到了很多知识和信息,但缺乏与实践的衔接和贯通,对培养学生的见识和境界,帮助不大。单向度的,指通识教育仍然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一些大学实行大班教学和小班讨论,但是相当多的讨论课流于形式。上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大班教学成为上课教师的“独白”,小班讨论成为学生的“各说各话”,难以产生交集。机械的,指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是机械的,对学生每个模块修读学分的要求也是机械的。各个模块条块分割,机械相加,不能给学生提供通识教肓所应达到的大视野;每个模块限制学生修读学分,搞一刀切,又只能让学生浮于表面,难于深入学习。复旦大学教授丁耘谈道:“现在最大问题是好课太少,好课变成稀缺资源。”当前许多学校的通识教育供给侧出了问题,好课不够“水课”凑,学生也知道什么是“水课”,却没有好办法来改变这种现状,这是问题所在。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先生指出,学校能不能按照理想的通识课程设计开设足够多的课程,达到预期的质量,决定于教师。教师的专业分布、学养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都对最后的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课程体系“大杂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得当,在很大程度上与缺乏足够数量与质量的教师有关。在现有高校人事体制的框架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相关文章